
工作坊簡述
組織行為研究議題與分析
今年的課程內容將針對量化研究方法,在概念與實作層面都做更深入的探討,強調各種組織行為研究議題與量化分析方法的對應性。除了詳細介紹各種統計方法的理論與概念基礎,並將大幅增加實作示範與操作演練的課程,期對有志進行組織行為量化研究之年輕研究者們,提供最實際與直接的短期集訓課程。
此外,今年亦將與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合作,提供實務論壇,討論近年產業界的趨勢與變化,進而探討學術研究工作如何與實務界結合、對產業問題有所裨益,以開展組織行為研究者之視野與膽識,使研究工作成果能真正對公眾福祉產生助益。
緣起
為了厚植新進研究者在組織行為研究上的實力,臺灣心理學會工商心理學組於2006年在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北館,開始舉辦〈組織行為研究工作坊〉,並陸續獲得臺灣大學、東吳大學、亞洲大學、中國文化大學、政治大學、中原大學、中正大學、臺灣科技大學、元智大學、成功大學等心理學與管理學相關系所,以及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的支持與贊助,共襄盛舉。
此一工作坊開辦目的,在於有效整合組織行為研究有限的人力資源,藉由分享教學與研究上的經驗與知識,共同開發組織行為研究者的研究潛能,並藉此提升組織行為研究的品質。工作坊收效頗大,影響亦深,參與人數從2006年的80人增加至2009年250人,顯示年輕學子對此課程的需求殷切。雖然如此,為了維持授課品質與提升學習效果,主辦單位決定從2011年開始,僅招收學員120人。
在台灣,〈組織行為研究工作坊〉已經成為心理學、管理學,以及教育學等相關研究所教育的重要活動之一,授課講師來自海內外,包括重要的學者與專家。透過研究工作坊的教學、討論及實作,對於年輕組織行為學者的培養,貢獻良多,也促進了組織行為與相關管理研究水準的提升。
〈2019組織行為研究工作坊〉將於今年七月繼續開辦,有別於往年對各類統計方法的概念簡介與基本應用,今年將針對量化研究方法,在概念與實作層面都做更深入的探討。
沿襲過去對研究議題與統計概念的重視,今年將更強調各種組織行為研究議題與量化分析方法的對應性,除了詳細介紹各種統計方法的理論與概念基礎,並將大幅增加實作示範與操作演練的課程,期對有志進行組織行為量化研究之年輕研究者們,提供最實際、直接的高強度短期集訓課程。
此外,今年繼續與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合作,提供實務論壇,討論近年產業界的趨勢與變化,進而探討學術研究工作如何與實務界結合、對產業問題有所裨益,以開展組織行為研究者之視野與膽識,使研究工作成果能真正對公眾福祉產生助益。
本次工作坊招生的對象為各大學院校(含心理、教育、管理、社會、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相關系所)具研究生身分以上背景者,亦歡迎年輕研究員與助理教授前來參與。由於名額上限僅為120人,鑑於往年向隅者很多,誠摯歡迎有志參與者早日報名。

關於工作坊
財團法人臺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 連結
財團法人臺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,係由在台飛利浦各關係企業捐助一千萬元為基金而成立。
在臺灣已成立四十餘年,1985年開始推動全面品質管理,於1991年獲得日本品質管理獎的桂冠──戴明獎,續於1997年獲得日本的品質獎。於這段期間 引入各種品質管理方法與制度,進行各相關企業的組織改造,實施各種技術與管理訓練,培育相當多的科技管理人才,日後已分別在國內各相關企業就業,並能運用 這些相關品質管理方法或理念,持續提升國內的品質水準與管理技術。本基金會由飛利浦前總裁羅益強先生所創立,於1997年3月20日登記成立法人機構,主 要任務為規劃暨籌辦各相關輔導案,並邀請各相關顧問(大部分為飛利浦的資深主管與國內大專院校之教師),擔任各種相關教育訓練課程之講師,以培育國內品質 技術相關人才。並藉由統合企業內外資源,發揮回饋社會之企業公民責任,期望能激盪全國上下對品質意識的共嗚,共同分享追求卓越品質過程中的範例,以減少摸 索學習時間,使每一個領域都能成為世界各國追求品質實務學習的標竿,讓台灣傲視全球。
臺灣心理學會工商心理學組
臺灣心理學會工商心理學組是臺灣心理學會六大分組之一──臺灣心理學會是以研究心理學術為宗旨,主要任務為負責心理學術之研究事項、心理學術資料之收集、心理學術書刊之出版與發行、國內外心理學術研究機關之聯繫,以及其它有關之心理學術事項。其下設有六大學組,包括臨床心理學、工商心理學、教育心理學、社心人格心理學、發展心理學,以及實驗認知心理學,成員遍及海內外各專家學者、實務工作者、研究員,以及學生。而工商心理組則於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在台灣大學 成立,為臺灣心理學會所成立的第二個學組,其成立時間僅次於臨床心理學組。本組之目的在於關注工商心理學知識之創發與推廣,常舉辦組織行為研究工作坊、各校研究生研究與學習之交流、工商心理學專題演講、分組年會,以及學術與實務研討會等活動,共同分享工商心理學的知識與研究成果,以及工商心理學的實務,並期望對工商組織中的人類福祉有重大貢獻。
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工商心理學組
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早在民國三十八(1949)年創系之初,即已重視應用心理學的教學,民國四十四(1955)年開始開授工業心理學的課程,並進行 多項工業心理學的委託研究計畫。本組於民國八十(1991)年正式成立,之前隸屬於性格與社會心理學組;並於民國八十二(1993)年成立工商心理學研究 室,負責各項研究計畫之執行;民國八十五(1996)年臺大心理學研究所開始分組招生,本組亦開始獨立招生。民國八十八(1999)年第一位博士班研究生 畢業,之後逐年發展,目前已畢業有博士生6人,碩士生50餘人,他們不管在工商實務應用或學術研究上,表現都極為傑出。本組對研究生的訓練是以研究問題與學位論文為主,希望學生以研究議題為核心,廣泛吸收與掌握相關知識。不但需要獨立提出問題,博覽文獻,而且要親自蒐集資料,尋找證據來解答問題。在此過程 中,研究生往往可以培養出許多重要的能力,並能夠創發必要之知識,因而,成果頗獲社會肯定,迭獲各種重要研究獎項。本組研究生來源極廣,除了心理學系之 外,遍及海內外各學院的畢業生。最近幾年,更有具實務經驗且較年長者加入,形成一個跨年齡層、多學科來源之背景多元的學習群體與研究團隊,不但具有科際整合的特色,而且可以提升研究能量。如同許多前輩所強調的:工商心理學必須能夠對人類的福祉做出重大的貢獻,這也是本組一貫堅持的目標!
臺灣工商心理學學會(TAIOP)
經過前輩師長的長期耕耘,工商心理學、人事心理學、組織心理學、消費者心理學、工程心理學,以及心理學在產業與組織的應用已經蔚然成風,且形成一個學科與一項專業。在台灣各大學院校中,已有不少學系聘有培養人才的專責教師,職司此專業的教學、研究,以及服務的工作,於是,學科逐漸立足生根,並邁向成熟。可惜的是,雖然專業人員越來越多,但卻缺乏一個可以促進交流,相互合作的平台。因而,在有志之士的奔走、努力及籌畫之下,「台灣工商心理學學會」終於在2017年7月4日正式成立。
本學會籌設之目的,乃在於整合全球各地之工商心理學資源、資訊及人才,促進工商心理學之研究發展、教育訓練,以及實務實踐。一方面廣納各地人才,積極進行交流,以提升專業水準;一方面廣泛與國內外各學術單位與企業機構合作,以串接知識創造與知識實踐之價值鏈結,期能學以致用,造福人群,貢獻社會。
更多相關資訊請至TAIOP官網:https://taiop.org/aboutus/about/
講者介紹
§ 以下講師順序依姓名筆畫排序。
課程內容
報名資訊
方案A
方案A
含五天上課講師費
上課講義
證書
茶點
方案B
方案B
方案A &
《華人領導的十堂必修課》&
下列三本組織行為經典好書三選一
共二本書
方案C
方案C
方案A &
《華人領導的十堂必修課》&
下列三本組織行為經典好書三選二
共三本書
單日票 Daypass
單日票 Daypass
若僅對其中一日議題有興趣,可採用單日票方案
(單日票恕不提供講義,僅包含茶點(無法配合者,請勿報名))


§ 注意事項
◎ 單日票恕不提供講義,僅包含茶點(無法配合者,請勿報名)。
◎ 若有意加入TAIOP會員者,請至以下連結了解相關資訊:https://taiop.org/membership/member/。
◎ 本工作坊不接受折扣部分費用(如:不需用茶點)